南京商标,江苏商标,马德里商标注册,南京商标公司,南京商标注册咨询

国际商标查询南京商标江苏商标马德里商标注册

首 页 关于我们 时间管理 商标知识 注册指南 案例分析 商标转让 著作权知识 法律法规 合作伙伴 联系我们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一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围剿狙击战”

时间业务范围

  • 商标咨询
  • 商标转让
  • 专利咨询
  • 专利注册
  • 著作权
  • 著作权注册

案例分析

  • 复旦一新药以6500万美元...
  • “.TM”与“.商标”域名...
  • 多名商标专家在杉杉菲莱商标...
  • 栾川探索“互联网+商标”发...
  • 奥迪:一场商标之争的产物
  • 老板发现自家商标被冒用向工...
  • 含国字的商标申请怎么才能注...
  • 永定区私营企业业主:一定要...
  • 福州一美发店“傍大牌” 成...
  • “新百伦”商标侵权案分析

一场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围剿狙击战”

发布时间:2009/9/22

    近日,国内领先的eHR系统提供商万古汇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万古汇力)正式向上海浦东法院提起上诉,要求上海西科姆电子安全有限公司(简称西科姆上海公司)和中智上海经济技术合作公司(简称中智公司)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其经济损失共计人民币1900万元整。此事件在网上成为一大热门话题,本报记者随后对此事进行了采访。
                       
    本来,就其案情而言,这个官司是比较简单的:中智将万古汇力开发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篡改后,将其以不到万古汇力软件1/4的价格销售给西科姆公司,而西科姆取得了中智的侵权软件后,不仅将其用于西科姆上海公司(即侵权软件的购买方),还将其用于了青岛、大连等地的其他西科姆子公司。从法律的角度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知识产权共同侵权的案件,并不复杂。
                    
    然而,本案之所以引发了各界的广泛关注,究其原因不仅在于其索赔金额巨大,更在于其深刻的意义——一场中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围剿”与“反围剿”。
                  
    事件回放
                       
    2008年,因侵犯人力资源软件著作权,万古汇力曾将中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有限公司、中智公司、张宏源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二审后,双方已经在庭下达成和解,前提是被告方承诺没有任何形式的商业使用和向第三方出售该软件。然而,一次偶然的机会,万古汇力公司发现西科姆上海公司也拥有类似的软件,因此,万古汇力将西科姆上海公司诉至浦东法院,并再次将中智公司推上了被告席。据万古汇力崔先生介绍,原告是从西科姆上海公司前员工口中得知西科姆公司的侵权行为的。这个员工现在是万古汇力公司一家客户的工作人员,他在实施对万古汇力公司人力资源软件操作时,发现该软件与西科姆上海公司使用的人力资源软件非常类似。
                      
   万古汇力公司在起诉中表示,被告西科姆上海公司及其各地的分公司自2005年开始使用一款系统开发工具与eHR-Soft2000软件相同,系统功能、数据结构与eHR-Soft2000软件高度相似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用于其全国范围内的员工管理。由于原告的eHR-Soft2000软件在开发工具、用户界面、数据结构等方面均与市场上其他同类软件产品具有显著的区别,惟一性特征极其明显,而原告从未向被告销售过eHR-Soft2000软件产品,也从未许可被告使用(包括复制及部分复制)eHR-Soft2000软件,因此,被告使用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显属侵犯了原告eHR-Soft2000软件之著作权的盗版软件。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立即停止侵犯原告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的行为,包括责令被告及其分公司停止使用盗版软件,删除被告及其分公司电脑设备上安装的盗版软件;判令被告依法赔偿原告经济损失人民币30万元。
                  
    1900万索赔成焦点
                      
    “从2005年起我们开始怀疑中智公司非法使用万古汇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向第三方提供服务,并进行销售,但由于没有确凿的证据,使得我们无法利用法律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崔先生表示,“7月10日,法院已经扣留西科姆上海公司一名行政主管的计算机;7月13日,法院将扣留的电脑打开,发现其中存在名称为“中智人力资源软件”的程序、安装信息和安装说明书等等,该程序、安装信息和安装说明书在万古汇力与中智公司的软件侵权诉讼中已经法院认定为中智公司自行篡改的万古汇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此外,西科姆上海公司还向法院出示了它们与中智公司关于该软件的购买合同。因此,我们追加中智公司与西科姆(中国)有限公司为被告。”
                      
    在《追加被告及变更诉讼请求申请》中,原告请求法院判令中智公司依法赔偿万古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800万元;判令西科姆中国公司和西科姆上海公司依法共同赔偿万古公司经济损失人民币100万元,并由中智公司对该项诉讼请求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在与中智公司的第一次诉讼中,万古汇力公司向被告索赔30万元,为何在第二次诉讼中,索赔激增至1900万元?
                  
    “中智”放下屠刀哪会立地成佛
                    
    去年,在万古汇力公司与中智公司的第一次交锋中,中智公司坚决否认销售该软件,由于缺乏确凿证据不能证明中智公司的非法获利行为,双方最终选择和解。此次,在西科姆上海公司员工电脑中发现的软件成为万古汇力二次诉讼的关键。
                    
    “万古汇力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软件每套平均售价30万元,而在中智公司与西科姆的购买合同上,这套软件仅售7万多元,如此低的价格,我们可以设想自2003年起至今,中智销售盗版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数量以及非法获利的金额。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为什么万古在上海的销售额只是北京的1/10,广州地区的1/3,而广州分公司2006年才成立。中智的盗版行为给我们上海地区销售业绩带来了多大的损害!”
                    
    “中智公司这样一家央企,经营上本身具有民营私企无法比拟的优势,竟然去盗版销售一个私人企业的产品,这本身是一种及不公平的竞争!而且它们在问题暴露后没有丝毫悔悟,而是百般掩饰和说谎。想必它们不是代表了中央企业的正常反应的话,看来中国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国际接轨还需要几代人的奋斗。”万古汇力相关人士表示。
                  
    国内知识产权状况堪忧
                    
    去年,我国颁布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知识产权愈来愈受到重视。这两起诉讼的当事人中,中智公司是一个重要的角色。中智公司是国资委所属重点国有企业,然而,这样一家“国字号”的人力资源服务企业,拿着盗版的软件服务世界500强企业和众多的国内外大型企业,服务范围之广、时间之长,都可以称之为中国企业管理软件行业盗版之最。这种行为不但和其中央重点直属企业的身份不符,而且也极大地损害了像万古汇力这样的民族软件企业,使它们的成长异常艰辛。不思创新而是凭着国企的垄断优势,凭着财大气粗,通过挖墙脚来盗用别人的产品,让人不得不为中国的知识产权状况担忧。
                      
    而一些跨国企业也撕下了尊重知识产权面纱。西科姆上海公司其母公司为日本西科姆集团,创建于1962年,是一家为社会提供电子保安、信息、保险等综合系统服务的高科技跨国企业集团,是世界500强企业之一,是为了赚取中国市场利润的“外来和尚”。
                    
    作为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安全系统生产商,日本西科姆公司在中国有超过15年的发展历史。西科姆拥有众多的专利技术,本应对知识产权格外尊重。从表面上看西科姆上海公司好像并不知道其所购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系中智公司盗版所得,但随着浦东法院对西科姆上海公司所进行的证据保全完成以后,可以发现事实并非如此。
                      
    在西科姆上海公司行政人事主管所使用的电脑上不但发现了前面所提到的侵权软件,而且有全部万古汇力起诉中智公司软件侵权的相关报道。万古汇力起诉中智公司软件侵权案自2008年1月开始致2009年3月结案,历时1年零3个月,在这个期间媒体做了大量的报道。而作为购买了中智公司“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西科姆上海公司行政人事经理对这一案件异乎寻常的关注态度,使人们很难做出西科姆上海公司对中智公司软件侵权事件毫不知情的结论。那么,明知自己使用的软件有问题,却仍然心安理得地使用,是什么原因使西科姆上海公司从一个盗版软件受害者变成了一个盗版行为的同谋呢?随着西科姆上海公司向法院提供的与中智公司的人力资源系统购买合同细节的公布,答案终于浮出水面。
                    
    万古汇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市场上的售价平均在30万人民币左右,而西科姆上海公司从中智公司处购买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只有区区7万元,那么同样一套软件在价格上就有4倍的差距,利益的驱使,使得西科姆上海公司“难得糊涂”享受了中智提供的“物美价廉”的产品。作为一家业务覆盖全球的安全系统生产商在华设立的外资企业,西科姆对于产品采购应该有着严格的规定。因此,不排除西科姆上海公司在购买中智公司提供的“物美价廉”的软件时就发现此产品可能存在知识产权争议,进而要求中智公司承诺一旦出现知识产权纠纷或争议,西科姆的全部损失由中智公司承担;这样一来,即使面对万古汇力的索赔,西科姆公司也可以从容不迫地“笑看红尘”了。
                    
    在中国我们往往听到的都是中国的中小企业不尊重知识产权,而今天我们身边的这个案件可以清楚的告诉我们,不要迷信所谓的中央企业、外资企业,为了利益它们可以抛开所有假面具,而且更加肆无忌惮。我们需要一个公平,有序的市场竞争环境,需要所有人发自内心的尊重知识产权,尊重别人的劳动成果,这才能使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能迅速地发展壮大。
                       
    这也应该是一个企业经营的道德底线。
                  
    万古汇力将“革命”进行到底
                    
    在这次对万古汇力知识产权的“围剿”中,尽管作为民企的万古汇力实力远不如西科姆强大,但西科姆上海公司并没有轻敌,其并未直接进行对万古汇力软件的篡改,而是找到了在这方面具有经验的中智公司来充当“急先锋”(2008年由于中智公司侵权篡改万古汇力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软件,双方即有过一次官司),由中智公司来进行篡改,西科姆上海公司再以极为低廉的价格收购这些侵权软件,以此联合对万古汇力进行“围剿”。
                    
    西科姆上海公司真不愧是“外来的和尚”,用央企中智公司作为“侵权之矛”,杀伤力极强,使得万古汇力损失惨重;而关键时刻西科姆上海公司还可利用中智公司作为“防御之盾”,其可能根据与中智的协议,由中智公司来承担由侵权造成的全部责任(此协议是否存在不得而知,但通常采购方都会要求供方提供此类保证)。西科姆上海公司联合中智公司“以华治华”战术,确实收到了“奇效”。
              
    而面对中智公司和西科姆上海公司的“联合围剿”,万古汇力不得不祭出“反围剿”的大旗,将侵权者诉诸法庭,并提出了巨额索赔,欲使侵权者受到法律的严惩。从法律角度看,万古汇力的“反围剿”是有较大成功机率的,但是西科姆上海公司和中智公司会不会利用法庭外的其他因素再次对万古汇力进行“联合围剿”呢,这还无人知晓。总之,万古汇力既然选择了反抗的道路,就一定要将革命进行到底!(记者 曹民章) 

联系我们

地址:江苏南京玄武区珠江路653号脑海科技大厦501室(市工商局对面)
电话:025-86645856 传真:025-84543911
邮箱:Brand99@163.com

专利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商标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客服部: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版权所有 © 2004-2012 南京时间商标网南京商标江苏商标国际商标马德里商标注册